<pre id="ovjkf"><cite id="ovjkf"><input id="ovjkf"></input></cite></pre>
  • <acronym id="ovjkf"><em id="ovjkf"></em></acronym>

    <var id="ovjkf"><output id="ovjkf"><source id="ovjkf"></source></output></var>
    歡迎訪問冀中能源邢臺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行業動態

    保障能源安全供給 加速新能源產業融合

    發布時間 2023-05-24  來源:

    保障能源安全供給 加速新能源產業融合

    中國煤炭報 作者:記者 盧慧穎 2023-05-16 16:09:48

    “綜合考慮我國宏觀經濟、氣候因素、水電和新能源發電出力情況,以及主要耗煤行業發展形勢,預計今年我國煤炭產能將繼續釋放,需求小幅增長,全國煤炭市場供需將呈現出基本平衡的態勢,并向寬松方向發展?!敝袊禾抗I協會紀委書記、副秘書長張宏5月10日在煤炭工業高質量發展暨中國煤炭經濟30人論壇(CCEF-30)第三十次研討會上分析。

    本次會議由中國煤炭經濟30人論壇、陜煤集團主辦,小保當礦業有限公司承辦。會議期間,煤炭經濟運行情況、煤炭高質量發展面臨的挑戰和對策成為與會專家熱議的話題。

    煤炭兜底保障作用突出應科學有序組織生產

    “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持續下降,消費強度持續回落。煤炭作為基礎能源的作用逐漸減弱,但在非常時期發揮應急、調峰、兜底保障的作用越來越突出?!睆埡暾f。

    近年來,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顯著成效,煤炭生產結構、技術結構、組織結構、產業結構得到優化調整。2021年以來,通過核增生產煤礦產能、核準新建煤礦項目等舉措,全國累計新增產能6億噸/年,全國煤礦總產能近50億噸/年。煤炭產能快速釋放,供給彈性增加,供應保障能力大幅增強。

    陜煤集團董事會秘書、企業管理部總經理杜平表示,通過持續推動智能化建設,陜煤集團的煤炭保供能力、經濟效益大幅提升。目前,陜煤集團已建成智能礦井28處、50個智能化采煤工作面、5個智慧礦區,全國首個450米超長智能采煤工作面在小保當礦業公司投入運行,10米超大采高智能化采煤機即將在曹家灘礦業公司投用。

    張宏指出,當前,我國煤炭資源開發向西部轉移,煤炭應急保障的難度越來越大,全國煤炭鐵路和港口的轉運能力大幅增加,頂峰時段需求量增大,煤炭企業保供任務艱巨,“我們應該樹立全國統一大市場的理念,構建煤炭上下游一體化、跨區域戰略合作模式,促進煤炭產供需有機銜接和市場平穩運行”。

    他表示,煤炭企業要準確把握煤炭產供銷發展進程中的周期性、結構性、區域性、季節性和品種性問題,以及宏觀經濟、水電、新能源發電的波動性變化對煤炭市場供需形勢的影響,科學組織生產,兜住能源安全底線,確保煤炭安全穩定供應。

    在此基礎上,兗礦能源集團顧問周劍波認為煤炭企業還應具有全球視野。他指出,煤炭企業不能忽視進口煤炭的杠桿效應和新能源產業發展帶來的變革影響,要站在全球的高度去看煤炭行業的未來,分析研究世界煤炭供給和消費結構的變化,分場景研判煤炭的未來結構方式和絕對形態。

    主產區資源儲備不足制約煤炭開發因素增多

    能源安全關系到國家安全。我國能源稟賦特征鮮明,決定了我國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將保持以煤為主的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從能源消費趨勢看,盡管面對全球能源供需格局的深刻變化,我國著力夯實能源安全基礎,能源供應鏈、產業鏈彈性韌性進一步增強,有效應對了全球能源供應的巨大波動,但煤炭產業發展面臨的一些突出問題仍然不容忽視。

    煤炭工業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經理付兆輝認為,當前煤炭產業發展主要面臨三方面挑戰,即煤炭主產區資源儲備不足、煤炭產能建設陣地比較少、制約煤炭開發的因素增多。

    “以制約煤炭開發的因素為例,當前生態目標、生態環境能耗指標等因素對煤炭開發影響比較大,部分煤礦因為處于生態紅線自然保護區域內不能開發,同時地方政府對于煤炭開發還有較為嚴格的準入要求和配套產業要求。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煤炭產能的釋放?!备墩纵x說。

    當前,我國部分大型煤炭生產礦區通過煤礦核增產能、擴大生產規模,開采強度大幅增加,但礦區煤礦服務年限下降較快,接續礦區建設相對滯后。

    “在我國14個煤炭生產基地中,目前冀中基地、魯西基地、河南基地、兩淮基地、晉中基地和晉東基地產量均呈現下降趨勢,貴州基地產量難以大幅增加,山西、內蒙古地區的部分大型礦區產量也難以增加,亟需研究大型礦區產能接續建設問題?!睆埡暾f。

    除此之外,煤礦項目建設成本高、周期長,動力煤發熱量下降,老礦區轉型升級仍面臨資源、路徑、模式、人才、技術等諸多困難,煤炭行業分布不均衡等問題依然突出。

    2022年,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統計直報的大型煤炭企業原煤產量30.32億噸,煤炭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66.5%,利潤總額4261.67億元,占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的41.77%。非統計直報的煤炭企業原煤產量15.3億噸,占全國總產量的33.5%,利潤總額5940.33億元,占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的58.23%。民營煤炭企業煤炭產量僅占全國總產量的三分之一,利潤占比近60%?!皣忻禾科髽I為國家能源安全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睆埡瓯硎?。

    建立大型礦區產能銜接機制推進煤炭和新能源融合發展

    在“雙碳”目標下,煤炭行業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如何實現煤炭高質量發展,與會代表積極建言獻策。

    張宏認為,應探索建立大型煤礦區產能科學有序銜接機制,防止出現核心礦區產能快速下降對全國煤炭長期穩定供應帶來的影響。同時,研究建立煤炭彈性產能和煤礦彈性生產機制,有效應對市場波動變化。特別是要加強產運銷體系建設,健全完善煤礦產能儲備與重要物流節點、重點區域煤炭現貨儲備機制,提高應急保障能力。

    付兆輝建議,統籌資源通道、市場環境等因素,重點在內蒙古東部、內蒙古西部、陜北、山西等區域,通過在建礦井投產、煤礦產能核增、智能化改造等方式,建設一批資源條件好、競爭力強、安全保障程度高的煤礦,同時保持合理的開發強度,保障煤炭安全供應。

    中國能源研究會高級研究員??撕楸硎?,煤炭企業在推進智能化建設,走綠色低碳發展路徑的同時,要統籌抓好戰略管理、精益管理和商業模式創新,從企業戰略定位和發展規劃、內部提質增效、外部市場優化等方面多管齊下,持續優化產業結構,延伸產業鏈,降低企業成本,提高企業效率,增強煤炭企業盈利能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加強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建設,確保能源安全。對此,不少煤炭企業在風電、光伏、儲能、氫能等行業加快規劃布局。

    國家能源集團技術經濟研究院董事長孫寶東表示,近年來國家能源集團在新能源產業領域進行了深入探索,寧夏電力寧東光伏基地100兆瓦/200兆瓦時儲能電站已成功并網,下一步國家能源集團將在新能源、其他戰略新興產業領域持續發力,加速轉型升級。

    小保當礦業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楊征表示,該公司積極延伸煤與新能源的耦合,計劃充分利用生態基金,結合本地產業發展畜牧業,形成新的產業鏈。同時在采煤沉淀地上建立光伏發電站,預計項目建成后年發電量75萬千瓦時。此外,集合礦井水年制氫19萬立方米,實現煤—地(沉陷地)—水(礦井水)—能(光伏)綜合降碳循環利用。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隱私安全 | 網站地圖

    人妻无码久久久中文字幕,国产在线观看一级二级三级,亚洲人成日韩中文字幕不卡,亚洲中文无码亚洲人成网
    <pre id="ovjkf"><cite id="ovjkf"><input id="ovjkf"></input></cite></pre>
  • <acronym id="ovjkf"><em id="ovjkf"></em></acronym>

    <var id="ovjkf"><output id="ovjkf"><source id="ovjkf"></source></output></var>